速递!花溪十字街,让文创成为旅游业态新地标
“五一”假期来临,在花溪区十字街花阁路集市上,“十字街文创食堂”和“十字街非遗文创”两个推广点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独特的“十字街文创”招牌让大家充满了好奇。
文创摊点。
“发展文创产业是延长十字街综合价值链,增加十字街旅游体验的新方法。”花溪区阳光街道十字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段頔介绍说,自花溪区十字街开街以来,游客逐渐喜欢上了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地方。如何让十字街更具吸引力、更具有人文内涵,在文化上更加“耐嚼”,成为社区一班人思考的新问题。十字街社区文创产业的培育成了“突围”之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花溪区十字街社区文创推广人程际铭介绍说,这里的文创产品反馈都非常好,希望在“五一”假期里,“十字街社区文创”能给这里增添更多的新鲜感。
来自手艺人的独家配方
花溪区十字街是属地“一圈两场三改”项目的得意之作,每天都会迎来络绎不绝、专门前来“打卡”的游客。这里同时也是2088户居民长久居住的家园,改造后,附近老旧小区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提升,并新成立了十字街社区。
“十字街业态丰富,这里是花溪市民社会的发源地。为展现花溪更多地域文化特色,也为其文化创意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大家经过长期探讨,决定发掘民间技艺,从最具人间烟火气的美食开始挖掘,一起来打造十字街自己的文创品牌。”花溪区阳光街道十字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段頔介绍道。
梁春荣现场指导特色美食制作。
经常来社区养老服务站就餐的居民梁春荣念叨自己操持了几十年的好手艺。原来梁春荣以前也是“手艺人”,经营了数十年的饮食生意,是地地道道的行家里手。得知社区想收集民间美食后便带着自己的好手艺找到社区,想把自己原来赖以为生的糯米饭、裹卷等配方分享出来,让它们能传承下去。
在产品面世的第一天,梁春荣在摊前忙前忙后,指导着伙计们操作的细节,一时兴起还亲自接待顾客,让大师傅们在旁边“瞧着”。梁阿姨说:“我本来之前就在十字街这边做餐饮生意。听到社区在征集美食,我就想到把自己的秘方分享出来,让更多人尝尝我们地道花溪十字街的好味道,让它们能传承下去。”
备受欢迎的文创糯米饭。
“这个文创糯米饭非常好吃,特别有嚼劲,我朋友吃了米豆腐,也说辣椒特别香,真是名不虚传!”作为第一批食客,游客小汤对手中的这份美食赞不绝口。
叶雕、银饰玩转“网红街”
在“十字街非遗文创”的摊位前,游客们最感兴趣的就要数那一幅幅精致的叶雕了。以花溪公园和黄金大道的梧桐树叶为载体,工艺师们用精细的手法和复杂的工序在上面作画。十字街的街景、花溪公园、青岩古镇——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叶雕上这些花溪的“招牌”。
以十字街街景为主题的叶雕。
“这个银饰融合了花溪苗绣和苗银的元素,是咱们十字街的LOGO,非常有特色,只有这里才买得到。”花溪区十字街社区文创非遗项目推广人刘畅向记者展示手中的工艺品,色彩鲜艳的苗绣和特别打造的银饰相结合,这条可以挂坠活动的项链也是游客们咨询最多的商品。
特色银饰产品。
同时,非遗文化也融入到了社区的日常生活中。位于十字街社区养老服务站的非遗馆还邀请老住户——花溪苗绣非遗传承人王启萍老师等专业人士,不定期开展非遗讲堂,手把手教授居民和游客制作手工艺品,用生动的方式宣传和推广非遗文化。让古老的“非遗”为年轻的“网红街”增添更多色彩。
王启萍现场授课。
“文商旅居”打造幸福社区
虽然是刚开始进行销售,但十字街社区和程际铭的文创团队从去年年底就开始筹备系列文创产品的打造。
丰富多样的美食推荐。
花溪区十字街社区文创推广人程际铭介绍道,目前十字街文创产品包含民族非遗、创意产品和美食文创等板块,他们通过社区文创团队进行品牌化建设和运作,计划发掘十字街十个美食味道,在拾味糯米饭、拾味裹卷、拾味软哨汤圆等美食产品的基础上,扩充形成“花拾味”原创美食品牌,同时发掘更多工艺产品,助力十字街“文商旅居”进一步融合发展。
游客挑选十字街文创饰品。
“我们将组织老手艺人教授给年轻学艺人,结合社区团购形式,进一步推广我们的产品,也让社区更多居民参与进来,帮助他们多掌握一门技能,也增加一份收入。”
花溪区阳光街道十字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段頔谈及“十字街社区文创”未来的发展方向时说,打造自己的品牌是让社区更有凝聚感的一件事,未来他们还将为居民及游客提供更多特色美食,挖掘更多非遗文创项目,进一步助力社区建设。此外,还希望借助打造本土文创品牌的机遇,让更多居民参与进来,从中获益,同时也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共同将十字街打造为宜居宜游宜业的幸福社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龙
通讯员 郑强 胡晓静
编辑:汪东伟
统筹:吴亚鹏
编审:干江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