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门:风筝“牵线”引客来!贵阳白云区打造风筝节文体旅城市IP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春夏之交,万物生发。4月28日至5月3日,2023年贵阳白云国际风筝会、全国风筝邀请赛暨贵阳白云第十四届风筝节系列活动(下称“贵阳白云风筝节”)在白云区举行。
国外选手正在观看串类风筝比赛。
来自国内外的40余支专业风筝队齐聚白云展开角逐。同步“上演”的,还有贵阳白云首届夜光风筝赛、“我的白云记忆”贵阳白云风筝文化展、“鸢飞蓬莱”童趣游园会等多项风筝主题系列活动。
(资料图)
今年是白云区恢复建置50周年。白云区以风筝节为平台和窗口,展示了“产业新城品质白云”的魅力,同时,秉承“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理念,打造“贵阳白云风筝节”这一文体旅IP,宣传推介城市品牌形象,为推动白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赛事规模高:40余支专业队伍“筝”奇斗艳
北京彩虹特技风筝表演队、黑龙江省风筝协会、多彩贵州风筝队……4月28日13时许,在白云区云尚营地,来自国内外的各支参赛队伍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赛前准备。半小时后,这里将举行滚地龙、软体挂件等风筝竞赛现代项目。
▲造型各异的卡通风筝乘风而起。
“我们是从重庆来的,这次共有两支队伍来参赛,带来了卡通形象的软体风筝,准备参加最佳软体、软体夜光风筝、软翅串类风筝的竞赛项目。”重庆风筝总队队长杨兆芬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和队员们对竞赛风筝做最后的检查工作。
“都说风筝‘北有潍坊,南有白云’,白云区山美水美气候美,人也非常热情好客,这次还有不少风筝大咖到现场参加比赛,非常期待。”杨兆芬笑着说。
▲比赛现场,滚地龙风筝引人注目。
本次活动裁判委员会副总裁判长黄云芬介绍,作为高水平风筝赛事,此次比赛,不仅有20余支国内风筝队,还有10余支来自全球各地的风筝队参赛,共带来了各类风筝近300只。赛事设置了风筝竞赛项目、国际风筝表演项目两大类共20个子项目。其中,风筝竞赛项目分为传统项目、现代项目、竞技项目,包括龙串类、软翅串类、硬翅串类等15个子项;国际风筝表演项目分别为最多挂件风筝、最佳设计风筝、最佳表演风筝、最大风筝、最佳创新风筝5个子项。
“为了赛出风格赛出水平,本次活动的裁判组委会由中国风筝协会组织,来自全国的40余名专业裁判负责打分评判,同时设置了赛事纪律监察委员会及仲裁委员会,确保比赛结果公平公正。”黄云芬说。
风筝虽小,线牵世界。白云区将古老的风筝化作使者,延续贵州省第十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共聚多彩贵州公园省共建世界旅游目的地”主题,让全国乃至世界认识“爽爽贵阳品质白云”的独特魅力。
活动亮点多:多项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此次贵阳白云风筝节还有白云首届夜光风筝赛、“我的白云记忆”贵阳白云风筝文化展、“鸢飞蓬莱”童趣游园会等多项风筝主题系列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
唐欣然一家是来自北京的游客,到贵阳的第一天晚上就在白云区泉湖公园观赏到了白云首届夜光风筝赛。“太美妙了,有红红绿绿的金鱼、拖着长尾巴的鳗鱼,还有凤凰、万花筒等各种造型的风筝,这些风筝闪烁着灯光在夜空里游弋,非常浪漫。”唐欣然说。
“夜光风筝是现代科技与传统风筝技艺的结合,运用无线电遥控技术、光电技术,为风筝运动带来新玩法。”白云区文体广电旅游局李轶男介绍,白云首届夜光风筝赛上,来自各个队伍的50支夜光风筝同台竞技,观赏性很强,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白云区享有“中国西部风筝放飞之乡”的称号,相关活动自1989年首次举办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三届。风筝活动不仅在白云区积淀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成为当地具有影响力的传统特色文体旅活动。
在泉湖公园云楼旁“我的白云记忆”贵阳白云风筝文化展板前,风筝爱好者李洪斌一边参观展板一边回忆,“我和风筝打交道几十年了,世界第一长风筝吉尼斯纪录和超微型风筝都是我制作的。以前白云风筝节,我次次都参加,热闹得很。今年重启风筝节,我们风筝爱好者都非常激动,希望能够把白云区传统节庆盛会发扬光大,做强风筝文化。”李洪斌说。
在贵阳白云风筝节,不仅能观看比赛,还能给游客提供亲自上阵的机会。在位于白云牛场的蓬莱仙界·蘑力小镇景区,白云区组织了“鸢飞蓬莱”童趣游园会风筝放飞亲子体验活动。现场不仅设置了展示各式卡通立体风筝的“风筝墙”,还规划了多个亲子互动体验区。不仅有风筝DIY,还有花车巡游、儿童剧演出、烟火表演等,让游客在游玩中了解风筝、爱上风筝,度过一个欢乐的假期。
消费市场火:文旅市场回暖助力高质量发展
“您好,这是我们白云区的城市IP形象玩偶‘云小尚’和‘尚小云’,还有同主题的T恤和文创产品。”4月29日,白云区泉湖公园“五一嗨购节”特色集市上,“云尚”Mall展位前,工作人员正在为游客介绍白云特色文创产品。
以贵阳白云风筝节为契机,白云区人气快速聚集,周边商圈商贸业快速回暖。
白云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波介绍,围绕“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购、爽游”,进一步满足游客需求,贵阳白云风筝节活动期间,白云区以“繁花似锦嗨购白云”为主题,通过政府组织、行业主导、商圈联动,在辖区泉湖公园、梵华里、云泰广场、西南家居城等动员全区商贸企业开展多类型、全方位、一体化的促消费活动,推动消费热潮。
在泉湖公园广场“五一嗨购节”,有非遗文创产品展示、非遗演出、美食集合、汉服巡游等展演活动;在西南家居城“五一家居节”有限时抢券满额抵用、购物抽奖等优惠促销活动;在贵阳共享农创城“五一龙虾节”,有百人龙虾锅、巨型钓虾池等活动;在梵华里“梵花购物节”,有公路集市、城市记忆展、时光荟音乐场等活动……
“聚焦消费市场,我们推出了美食、购物、购车、购房等相关七大系列活动,组织辖区重点流通企业开展38场促消费活动,激发消费活力。”刘波说。
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如今的贵阳白云风筝节,已不仅仅是群众喜爱的文体活动,还是展现城市形象的窗口,更是对外开放的平台。今年是贵阳市白云区恢复建置50周年,白云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风筝“牵线”,与世界对话,紧扣“产业新城品质白云”城市品牌,打造“云尚生活、邀您品味”城市名片,不断推动传统业态升级,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加强筑巢引才聚才,将时代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助推白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延伸阅读
30余年发展
风筝成白云区文化符号
时隔16年,如今贵阳白云风筝节恢复举办。
风筝在我国已存在两千余年历史,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寓意吉祥和美好。
回顾过去,白云区与风筝有着不解之缘——
上世纪80年代末,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白云区在1989年组织举办了首届白云风筝放飞活动。
活动受到广大群众欢迎,白云区连年举办。随着比赛规模不断扩大、参赛队伍和观众逐渐增多。1991年,白云风筝放飞活动升级为贵阳白云风筝节。
1999年,经过激烈竞争,白云区获得第十届全国风筝比赛承办权。2000年,第十届全国风筝比赛暨贵阳白云第九届风筝节举行,吸引了全球40余支代表队参赛,参赛风筝达750余个。贵阳白云风筝节自此踏上了国际舞台。
2002年5月,第七届中国国际风筝会、第十二届全国风筝比赛暨贵阳白云第十一届风筝节举行。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白云区“中国西部风筝放飞之乡”称号,与此同时,白云区也加大力度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竞技水平——
2001年,全国首家“中国风筝艺术馆”在白云区建成;2003年,贵州省内第一个专业风筝放飞场在白云区建成投用;2006年,在第十四届全国风筝比赛暨第十三届贵阳白云风筝节上,原中国风筝艺术馆馆长李洪斌制作的全长2000多米的龙形风筝放飞成功,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世界第一长风筝”称号,纪录保持至今……
1989年到2006年,贵阳白云风筝节连续举办了十三届,“风筝”由一项竞技体育赛事活动逐渐成为白云区的文化符号。
“贵阳白云风筝节是联系世界的桥梁。”正如中国风筝协会的评价。自首届风筝节举办以来,白云区以风筝为载体,与全球各地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合作,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记者梁婧/文覃伟/图
编辑:汪东伟
统筹:吴亚鹏
编审:干江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