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今日报丨【喜迎二十大】修文:一张“绿”图绘到底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金秋十月,走在阳明河畔,放眼一望,波清岸阔,流水潺潺。清澈的阳明湖面,粼粼的波光与沿岸楼房交相辉映,景色如画。

为做好“水”的文章,修文县加强县城三条河流河道治理,先后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厂三期项目、阳明河(修文河)综合治理工程、小桥河河道治理工程、瓦罐窑河玩易窝公园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县城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工程、修文县城区防洪与河道治理工程等项目,完成县城三条河流综合治理共计11.8公里。目前,县城三条河流河道拓宽了、水变清了、岸也变绿了。围绕三条河流,修文县建成了中国阳明文化园湿地公园、小桥河湿地公园、玩易窝遗址公园等。如今,随着“水”的文章做细做实,修文县城市颜值与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市民也有了健身游乐的好场所。

“现在,修文的变化很大,我们每天在公园里玩、在河岸上散步,感觉很舒服、很开心。”市民李才方说。


【资料图】

修文县河网稠密,河湖资源丰富。十年来,修文县持续加强县域内河流保护和治理,坚决整治污水乱排,巩固长江流域退捕禁捕成果。

“近年来,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完成水土保持治理54.6平方公里;推行县、乡、村三级‘河长制’全覆盖;实施县城三条河治理,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全年用水总量控制在1.07亿立方米以内;投资近2.5亿元建成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厂并运行,日处理污水能力达3.5万吨,处理率达95%以上。”修文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朱贵松说,今后将认真履职尽责,统筹做好水资源节约、水灾害预防、水环境治理等工作,牢牢守住水生态,做好“水”文章。

据了解,自2012年以来,修文县共开展河道治理6条,综合治理长度20.4公里,新建堤防28.466公里,通过实施河道治理,保护人口7.57万人,保护基本农田7700亩;共开展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改善了3751亩的农田灌溉,提供3000余人的生活生产用水,同时保证了久长片区工业用水安全。为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和地表水水环境质量功能区达标,修文县抓实水环境污染防治各项措施,目前,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达100%。

“守青山常在,护绿水长流。”党的十八大以来,修文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中绘就了“修文画卷”。在这期间,修文县深入实施“碧水、蓝天、净土、固废、乡村”五大战役攻坚行动,认真落实好河长制、林长制,先后出台《修文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修文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方案》《修文县环境总体规划(2020-2030年)》《修文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等系列文件,做好县域生态建设制度设计。同时,聚焦强生态,推进以防治并举为重点的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和应急体系建设,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倡导绿色出行。目前,全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9.2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42.96%提高到2022年55.74%,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7%以上。实现县乡垃圾中转站全覆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六屯镇大木村、独山村、陆丰村,小箐镇崇恩村,洒坪镇青山村获得“国家森林乡村”称号。六屯镇、洒坪镇、谷堡镇荣获“贵州省森林乡镇”称号。六屯镇大木村、独山村、陆丰村、桃源村,洒坪镇蜈蚣桥村、青杠林村、上寨村获“贵州省森林村寨”称号,获“省级森林人家”称号45家。

贵阳市生态环境局修文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廖飞瀑说:“十年来,修文县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向好,环境保护投入大幅增加,环境污染治理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为完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持续改善,绿色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群众宜居宜业的获得感幸福感同增共长。”

“水绿山青百业兴”。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修文县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蓬勃兴起。目前,全县林下经济全产业链产值达49295万元。一些生态良好的乡镇吃上了“生态饭”,乘势发展乡村旅游,走上了农旅一体化发展路子。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大木村党支部副书记李福贵说:“我们利用森林植被发展乡村旅游,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种养殖,多元化增加了群众收入。”

作为“国家森林乡村”“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大木村每年入夏,吸引湖南、湖北、广州、重庆等地的游客踏着“热浪”而来居住避暑,感受“清凉一夏”,火热的避暑经济也成功为当地群众创造了更多增收渠道。

今天的修文,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全域旅游和吸引人气创造了有利条件。下一步,修文县将继续按照高质量发展和“强省会”行动重要部署,聚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为“强省会”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环境保障。

来源:修文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宇 丁文根

编辑:姚自雨

统筹:李华莹

编审:刘文强

关键词: 绿水青山